旗下产业

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2018年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8-08-25
  • 点击量:

专业一:生物技术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合我国二十一世纪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数、理、化和较全面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掌握较系统的现代生物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该领域内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并具有科技开发、企业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二、培养能力

1、专业基本情况

澳门新葡澳京官网生物技术专业设置于1999年,并于2000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招收了19届本科学生,其中已有15届毕业生,共培养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728人。该专业设有教育部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生物学实验室、山东省骨干学科生物学教学实验中心,设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博士点以及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在校生规模

本专业年招生数30-60人,截止2018年9月30日,本专业目前在校就读学生为176名。

3、课程设置情况

原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程(48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10学分)、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共25学分,其中学科门类课程11学分,专业大类课程14学分)、学科基础选修课程(15学分)、专业必修课程(47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5学分)以及特设课程(10学分)七部分组成。

本年度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新的课程设置全面落实学分制,实行大类招生培养和突出多元实践环节。新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通识课程实验实践、专业课程实验(包括大学物理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普通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工程实验等)和专业课程实践(包括认知实习、科学创新实验、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等)。

三、培养条件

1、教学经费投入

近五年,学校为本专业年均投入教学经费400万元,主要用于教学设备的购置与更新、实践教学与创业训练等,教学经费基本满足专业教学需求。

2、教学设备

本专业依托教育部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生物学实验室、山东省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澳门新葡澳京官网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平台,拥有超速离心机、高压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高速冷冻离心机、蛋白纯化工作站、冷冻干燥机、荧光显微镜、荧光倒置显微镜、发酵罐、厌氧发酵罐等技术先进的专业仪器设备,以及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泳仪等常规实验教学设备,设备总值1025万元,本年度增购了生物发光检测仪等仪器设备,立项建设人工智能温室,这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坚实的条件保障。

3、团队队伍建设

本专业拥有专业技术教师2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5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0人。其中本年度新增博士学位教师2人。本专业教师主持承担教育部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山东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澳门新葡澳京官网重点教学研究项目等各级教学研究项目7项,主编参编教材6部,其中《微生物工程技术原理》荣获山东省优秀教材二等奖。

4、实习基地建设

本专业依托澳门新葡澳京官网天然色素研究生、山东省天然色素高校重点实验室、青岛市天然产物行业技术中心及青岛高科园天然产物重点实验室,拥有良好的校内实习基地;在青岛琅琊台酒业集团公司、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爱迪尔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烟台喜旺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黑尚莓生物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置了5个校级实践教学基地、在青岛鹏远康华天然产物有限公司、青岛千和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设置了2个院级实践教学基地,完全可以满足学生的校外实习需要。

5、信息化建设

本专业全部理论教学普及了多媒体教学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挖掘国家精品课程等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复杂实验演示、规范实验操作等方面的示范效应,并充分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Springer数据库等学术资源支撑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公司产品手段先进。

四、培养机制与特色

本专业今后拟重点建设医药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及海洋生物技术三个专业方向,采用大类专业培养模式,培养适合不同行业领域的生物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

1、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

本专业教师近五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项目32项,课题总经费1000余万元。依托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本专业学生开展了科研训练,部分毕业论文的题目也来源于这些研究项目,同时本专业还聘请了项目负责人作为学生的学业导师及创新实验项目指导教师,广泛吸纳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通过科研训练,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并取得了有多项成绩。近几年,83人次的学生以第一作者或参与作者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72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得山东省创业计划大赛一等奖2项,铜奖1项,山东省高校生物学大赛特等奖1项, 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山东省高校生物学实验技能大赛特等奖3项, 一等奖7项,二等奖4项,山东省高校生化实验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获得全国大学生水产品加工与创意大赛二等奖1项,校级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2、合作办学

本专业学生近几年与国内外高校开展了广泛的交流。部分学生参与了国内宁波大学、深圳大学及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加州州立大学等学生交流项目,开拓了其视野。此外,本专业还与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美国国立犹太医学与研究中心、韩国仁济大学等海外院所建立了业务联系,并定期邀请专家来校开展学术交流,为本专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3、教学管理

本专业设有生物技术教研室及实验室主任,统筹本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有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负责本专业的专业发展与课程建设。教学过程严格按照澳门新葡澳京官网有关文件要求执行,奖罚分明,采用督学评教、学生评教和同行评价多重评价方式对专业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从评价结果来看,本专业教师教学效果良好,近五年本专业全部专业教师教学效果都在良好以上,有20门次课程被学校评为A级课程。

五、培养质量

1、毕业生就业率

生物技术专业的总体就业率每年都在90%以上,本专业近五年正式就业率分别为: 2014年为83.18%,2015年为97.3%,2016年为95.45%,2017年为97.67%,2017年为93.55%,2018年为93.55%(6月)。

本专业近四年的考研率与就业率

年度

考研率

正式就业率

总体就业率

2015

48.60%

97.30%

97.3%

2016

45.45%

95.45%

95.45%

2017

43.82%

97.67%

97.67%

2018

54.84%

93.55%

93.55%

2、 就业专业对口率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主要是考取研究生(约占40%)与直接参加工作(约占50%)为主,另有少量出国留学或考取国家各级公务员(约占10%)。近4年,本专业平均考研率为40.71%,近四年考研率趋于稳定, 2015年为48.6%,2016年为45.45%,2017年为43.82%,2017年为54.84%,考取了研究生的学生大部分被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录取,另有多名学生考取了美国天普大学、纽约州立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南加州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法国雷恩大学等国外高校的研究生,考取国内研究生的同学都在继续从事本专业。就业学生约3/4以上从事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生物制品生产、生物制药及轻工食品检验等工作,考取公务员的也有部分从事本专业相关的管理工作。近四年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在80%以上。

3、毕业生发展情况与就业单位满意率

就业反馈信息表明,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学以致用,实践能力强,工作稳定性好,很多毕业生已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或调整到单位的领导岗位,就业单位满意度高,最近一期的毕业生工作单位的抽样调查分析表明,本专业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达96%。

4、社会对本专业的评价

从报考情况和就业情况来看,本专业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2016年本专业就业率属于澳门新葡澳京官网热门专业,2013年-2015年三年平均就业率位居澳门新葡澳京官网就业次热门专业。最好大学网2015年对全国150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排名中,本专业排名第50位,大学生必备网2014年对全国98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排名中,本专业排名第27位,社会认可度较高。

5、学生就读该专业的意愿

本专业生源质量较好,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本专业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别为594分、603分和601分,分别高出一本线40分、41分和64分。本专业2016年山东省内一志愿报考率为194%,被评为2016年澳门新葡澳京官网招生热门专业、2015年为招生次热门专业。2018年本专业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组成生物科学大类招生,省内最低录取分数为582分,一志愿报考率为85%,6个志愿满足率实现100%。2018年本专业开设巴斯德生物技术创新实验班,开始综合评价招生,高考成绩最低录取分数为545分,高重点线28分,综合成绩最低录取分数为618.1分。

六、毕业生就业创业

本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毕业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本专业还经常邀请专业成功人士来校开展讲座,介绍专业进展情况,并聘请部分校外专家为本专业的校外实践导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经验借鉴。

本专业毕业生通过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与训练,就业后在各自工作岗位建功立业,做出了突出成绩,涌现出了众多创业典型,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现举两例如下:

徐冬冬,本专业2004届毕业生,毕业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科院海洋所的研究生,并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被浙江海洋学院所聘用,目前已是该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曾获舟山市第五届青年科技奖,入选浙江省151第三层次人才和舟山市111第二层次人才,2013年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美国布朗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的海洋与海岛管理项目、省级海水养殖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面上项目等10余项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2篇,SCI/ EI 15篇,一级学报4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得授权2项。

李春峰,本专业2007届毕业生,毕业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并于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中心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免疫抗病毒的分子机制,抗病毒药物的筛选与机制研究。先后在Immunity, Cell host and Microbe, J Virol, Scientific Reports, FEBS Journal等发表论文8篇;申请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先后承担协和青年教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研究项目。

张行行,本专业2011届毕业生,该同学在读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创新实验项目,在校期间以共同作者发表论文一篇,获得“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毕业前被美国天普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为该校细胞生物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目前学位攻读过程顺利,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受到其导师的好评。

七、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分析及专业发展趋势分析

21世纪被称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时代,生物技术在医疗卫生、农业、环保、轻化工、食品等行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务院《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2]65号)指出,生物产业是国家确定的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以年均22.9%的速度增长,2011年实现总产值约2万亿元,到2020年,生物产业发展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在实施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也确定海洋生物为半岛蓝色经济区5大主导产业之一,社会对生物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

为了适应国家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本专业今后拟主要开展食品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及海洋生物技术及方向的人才培养,通过树立全新的育人理念、推行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与社会行业发展联动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效果,为相关行业培养熟悉生物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鉴于本专业近年均30人左右的招生规模,与国内省内兄弟院校相比规模偏小,办学效益还不高,为更好满足社会对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建议适度扩大本专业招生规模,以年均招生60-90人左右为宜。

八、存在的问题及拟釆取的对策措施

1、存在的问题

本专业办学仅有短短16年时间,但已为社会输送了600多名合格的毕业生,毕业生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大洲、社会各行各业,并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但与国内知外名高校同类专业的办学情况相比,办学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复合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已经呈现,但专业特色有待于进一步凝练;学生校内实践活动较多,但校外实习期限还有待于延长,实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拟釆取的对策措施

科学研究是对专业教学的有力支撑,本专业从2016年起,通过引进高水平的团队队伍,带动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的大幅提升。通过学生广泛参与科研项目,以期通过科学研究的特色带动专业特色的建设。此外,结合学校公司产品综合改革方案,不断修订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适当延长校外实习期限,重点提高专业实习的效果,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水平,不断提高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社会和引领地区行业发展的能力。

专业二:食品科学与工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符合国家和地方食品产业发展需要,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尤其在海洋功能性食品开发、食品营养与安全方面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能够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监管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工程人才。

学生毕业5年后从事食品企业工作的可以达到中层骨干人员水平,从事其他工作的可以达到相应的职业能力。

目标1:系统地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掌握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知识学习和专业拓展能力;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认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目标2:掌握食品工程领域技术研发和管理能力:具备从事食品工业及相关领域需要的技术及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与控制、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和经营管理工作的能力。

目标3:具备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必要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能够获取和应用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学科的信息。

目标4:具备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科学素养:具备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法制观念以及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和职业道德。

目标5: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具备从事食品研发和生产实践中的创新创业意识,并能运用所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知识解决问题,具有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能力。

目标6: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初步具备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社会发展。

二、培养能力

1、专业设置及在校生规模

本专业于2013年10月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单位(第三批)。自2014级开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行特色培养。此外,本专业还设有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性食品研究中心,依托中央与地方共建生物学实验室、国家级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财政部特色优势学科—生物学实验室、山东省高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山东省天然色素重点实验室(高校)和澳门新葡澳京官网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平台以及实力雄厚且数量充足的本科生实习基地,为本专业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坚实基础。本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共151名,全部进入教育部卓越计划进行培养。

近年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立足于青岛特色资源及自身优势基础,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与省内10余家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设立了8个校级实习基地,为学生成才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近五年来承担国家及省市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在功能性食品加工及其功能评价、海洋食品开发、发酵酒研发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2、课程设置情况

本专业2015级课程设置按2014版培养方案执行。

自2014级开始,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需要,为强化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执行重新修订的2014版培养方案,实行“3+1”模式,即校内学习3年+实习1年。为深化公司产品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鲁教高函〔2016〕16号)要求,2017年对2014版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形成了2017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共36学分。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设置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心理及职业类、创新创业类等课程模块。

(2)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至少修满10学分。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设置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科学精神与科技前沿、生态文明与生命关怀、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艺术实践与审美体验7个模块,学生至少选修3个模块且每个模块至少修读2学分,建议修读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科学精神与科技前沿,生态文明与生命关怀等模块。

普通课程包含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操作技能等全校选修课程,其中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操作技能是本专业的必需知识储备,学生根据自身基础选择是否需要修读(建议学生修读)。

(3)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共46学分

高等数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生物技术导论、普通生物学及实验、大学物理及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及实验、工程制图、生物化学及实验、微生物学及实验、食品化学及实验。

(4)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共23学分

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艺学及实验、食品分析及实验、食品工程原理及实验、食品技术原理、现代仪器分析及实验、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食品工厂设计。

(5)多元/实践课程:至少修读22学分

线性代数、物理化学及实验、科学方法论、食品营养与卫生学、专业英语、食品添加剂、功能性食品开发、天然产物化学、海洋食品技术、现代食品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及实验、生物工程设备、发酵工程及实验、食品毒理学、化工仪表与自动化、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等。

多元/实践课程至少修读22学分,可在本专业选修课和同一学科门类下其他专业的专业课中选择修读。另外,(1)多元/实践模块至少要取得“社会实践”1学分,通过在校期间参加累计不少于4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2)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专业资格等级考试、发表论文或作品、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学术交流等活动所取得的成果,按学校有关管理规定,经学院认定后作为创新实践学分,纳入多元/实践模块,最多认定2学分。

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经历了2009年、2014年和2017年三次大的修订和补充,从而使本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更加完善,实践教学得到加强,更加适应社会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

现有的培养方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优化了课程设置,拓宽了专业面和学生的就业渠道。本着重基础、宽口径的原则,保留了基础课和公共课的原有学时,减少专业必修课的比例,增加了学科基础选修和专业选修课的比例;根据现代技术的发展要求,将《机械制图》课程名称更改为《工程制图(含计算机辅助设计)》增设学科基础必修课程《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在学科必修课程中,将《化工原理》课程名称更改为《食品工程原理》,增设《机械设计基础》、《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工程力学》、《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等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同时,为帮助部分学生继续深造和进行食品科学领域高层次科学研究,增设《分子生物学及实验》课程。这些改变可有效促进学生工程素质的提高并拓宽专业面、就业渠道和质量。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更好地体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教学时数显著提高,增设了《食品营养调查与设计课程设计》、《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将校内所有课程集中在前三年学完,最后一年时间集中进入企业实习和从事毕业论文工作,进行诸如原料采购、生产、研发以及销售各环节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学生通过集中训练,熟悉整个食品研发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产品市场需求调查、试验设计、实验室研究、产品的品质评定,以及成本核算等,让学生了解整个研发过程,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与市场接轨。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兼顾考研与就业的关系。在鼓励学生考研的同时,更侧重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3、创新创业教育

采用多种渠道培养、引导学生创新意识,及时将创新观点、想法与需求引进校内,组织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在线讨论等方法,主动参与到各项创新活动中,并在学校教师、企业导师的辅导下通过创新孵化,推动创新成果的产生与成果的转化应用。近三年来,学生积极申报国家级、校级创新创业项目近70余项,在企业和研究机构完成毕业设计(论文)40篇,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挑战杯”学术作品竞赛和商业计划大赛、省级专业实验技能大赛及“董事长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均取得可喜成绩。通过行业市场调查、实验室创新研究以及企业研发、生产转化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培养条件

1、教学经费投入:近三年年均投入教学经费90万元,用于开设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

2、教学设备: 本专业已有设备价值600万元。近三年共投入200万元设备购置费,用于购置蛋白质纯化仪、超高速离心机、超低温冰箱、冷冻干燥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了教学条件。

3、团队队伍建设: 团队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根本。建立起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团队队伍,把专业建设好并持续地发展是专业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1)团队队伍数量与结构

目前本专业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有6人,副教授6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实验师) 7人,具有硕士学位 7人,博士学位8人,在读博士1人,其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达68.4 %,教授人数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达31.6 %。团队队伍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45岁以下的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100%。

在团队队伍建设中,注意学缘关系,教师中本校毕业的比例仅为11.2%,来自211、985院校毕业的教师占55%,因而有利于知识结构的融合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水平

本专业拥有“校级优秀教师”和校级“教学十佳”等组成的一支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所有教授和副教授全部给本科生授课,教师数量充裕,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

教师群体素质较高。本专业积极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引导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以自己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引导教师坚持求真务实、严谨治学,坚持学术民主、相互切磋;坚持潜心钻研、好学深思;坚持科学评估、公平竞争,以良好的学识学风启发和影响学生。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教学质量好,受到学生好评。

所有教师熟练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软件制作方法。目前所有专业课程已全部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全部掌握了多媒体授课技能并具有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及具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部分课程还借助国内名校网络教学平台资源,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3)实习基地

截至2017年8月本专业已建成校级本科实践教学基地8个: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喜旺集团、山东黑尚莓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青岛明月海藻集团、青岛琅琊台集团、青岛爱迪尔酿酒有限公司、青岛华东葡萄酒酿酒有限公司。目前,根据《澳门新葡澳京官网本科实习教学管理办法》,已制定详细的实习教学大纲,强化实习指导教师职责,并选聘教学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校内专职指导教师和实习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实习,加强实习过程管理,保障实习效果。2014级、2015级进入卓越计划的本科生已完成生产实习。同时,实习基地尚具备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功能,本科生参与的各级创新创业项目可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利用企业特色优势条件开展工作,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企业技术水平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机制与特色

本专业属工科专业且已进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模式为:通识+专业+实践,采用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

1、从本专业教师科研方向看,近年来从事的科研方向均为应用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研究内容紧密结合行业生产、日常生活实际,并大量吸收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科研对本科教学促进作用明显。具体体现在由于教师讲课内容鲜活,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客观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实验研究和创业训练、学科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等提供了良好素材。同时,通过教师接地气的科研活动和本科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活动,密切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促进了产学研的密切结合;

2、为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开阔视野,进一步提高旗下产业培养质量,近年来公司部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创新创业项目,已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青岛农心食品有限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富鸿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爱迪尔酿酒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已形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的协同育人机制。近年来,本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多数涉及应用或应用基础,有些项目需要利用企业或研究所的资源优势完成,因而实践教学环节有声有色,让学生学以致用,成绩斐然。近5年来,本专业本科生获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4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4篇;本科生参与研究项目成果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5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参加2012年首届全国大学生水产食品加工与创意大赛,获二等奖1项;参加2014年创青春˙青岛银行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获铜奖1项;参加2016年创青春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获铜奖1项;参加2016年第八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山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1项;参加2017年“深创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杰出创业项目奖”1项;参加2017年澳门新葡澳京官网首届”董事长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赛,获得金奖1项。参加第十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布勒杯”食品加工与安全创新设计大赛,获得三等奖2项。参加2018年澳门新葡澳京官网“董事长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赛,获得二等奖2项。

3、本专业企业实习时间为大四上学期,实习期间以实习单位导师指导为主,学校导师指导为辅,校企密切合作实现互利双赢。一方面,学生通过实习了解社会,并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学校导师通过深入实习单位亦能了解企业所需,有利于修正科研方向或进行已有技术的转移和转化;另一方面,实习单位通过引入高校学生实习,可通过培养、指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并通过与高校教师的互动交流,切实为实习单位解决一些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有益于实习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

五、培养质量

2015年,本专业毕业48名本科生,其中17名学生考取研究生,考研率34.69%,正式就业率89.80 %,考研率和就业率在全省同专业排名均为4/19;就业专业对口率达90 %。本专业为2015年澳门新葡澳京官网就业热门专业。此外,从2015年本专业招生情况看,第一志愿满足率较高,是澳门新葡澳京官网2015年报考次热门专业。

2016年,本专业毕业49名本科生,其中25名学生考取研究生,考研率51%,考研率在全省19个同专业排名第一;正式就业率92%,高于全省同专业平均水平,就业专业对口率达90%。此外,从2016年本专业招生情况看,第一志愿满足率较高,是澳门新葡澳京官网2016年报考次热门专业。

2017年,本专业毕业45名本科生,其中15名学生考取研究生,考研率31%;正式就业率达95%,高于全省同专业平均水平,就业专业对口率达90%。此外,从2017年本专业招生情况看,第一志愿满足率较高,是澳门新葡澳京官网2017年报考次热门专业。

2018年,本专业毕业38名本科生,其中19名学生考取研究生,考研率50%;正式就业率达95%,高于全省同专业平均水平,就业专业对口率达90%。此外,从2018年本专业招生情况看,第一志愿满足率较高,是澳门新葡澳京官网2018年报考热门专业。

关于本专业毕业生发展状况,据统计约有80 %毕业生继续从事本专业工艺研发、品质检测或食品销售工作,10%毕业生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10%毕业生考取公务员、事业编、参军或出国。由于本专业毕业生基础扎实,具有良好创新素质和工程素质,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因而社会对本专业评价好。

六、毕业生就业创业

本专业一直鼓励毕业生继续深造或就业、创业,并在诸多方面给与支持和帮助,成效显著。以下是一些本专业历届毕业生典型案例:

陈芹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7届毕业生。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2012.06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果蔬粉的高效制备、粉质特性及品质形成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2项,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国家、省部级及企业合作项目研究2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2项,社会力量奖励3项。在Analytica Chimica ACTA,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SCI/EI收录20余篇,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参与制订农业行业标准4项,参与鉴定省部级科技成果6项。2016年1月赴英国利兹大学颗粒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进行为期1年的学习交流。

李荣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7届毕业生。2012.07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2.07-2014.08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09-至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青年促进会会员。主要从事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尤其在水母毒素的生物毒性、蜇伤成分、蜇伤机制以及水母蜇伤防治等方面有较深入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省、市项目,并作为研究骨干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海洋局公益项目、中国科学院STS等项目。获2007年山东省优秀毕业生,2011年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三等奖,2012年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等。目前已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15篇,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已授权10余项。

王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7届毕业生。2009.06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07-2012.08中粮集团五谷道场食品有限公司高级研发员;2012.09-2014. 05北京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研发经理;2014.06-2016.12北京全时叁陆伍连锁便利店有限公司研发总监;2017年1月-11月至今在阿里巴巴集团零售通事业部任职运营专家。2017年11月至今益站(北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CEO。

张丙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7届毕业生。2010.7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2010.7-2012.4在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南口农场工作;2012.4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工作,现为综合办公室副主任。

潘孝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7年毕业生,2011年毕业于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专业并获硕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并获博士学位,师从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梁兴国教授,研究方向为核酸生物技术和DNA的扩增方法等,同年继续留在梁兴国教授团队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对虾白斑症病毒的高灵敏度检测,为实际对虾养殖过程中白斑病的超早期检测与预防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持,获得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2017年博士后出站后,被鲁东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引进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徐保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7年毕业生。2010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获硕士学位;期间(2009年)获第八届中国蛋品科技大会优秀论文奖;2010年-2011年亨氏(青岛)食品有限公司 研发工程师;2011年-2012年 金乡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招商局科员;2012年-至今 济宁市食品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先后任招商局招商科科长、经济发展局经济运行科科长、环保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现任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食品加工工程师,主要负责区内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牌产品、涉企科技研发和技改资金补贴等各种惠企政策的对接争取;搜集上报企业发展运行的各类经济指标,对区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向管委会及有关部门提供基础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

于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09届毕业生。2009.11-2014.01在全球500强的外资企业联合利华任高级销售代表;2014年2月至今,在全球第一大香精香料生产企业--奇华顿食用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任渠道市场销售经理,负责山东省及东北三省销售业务。每年为公司创造20%以上的销售增长,业绩在公司名列前茅。因工作业绩突出,2015年5月被总部派到新加坡进行进修。

商颖,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9届毕业生。2009.9-2014.6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方向,获博士学位,2014.7-至今 昆明理工大学食品安全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教师、科研秘书。研究方向:食品安全及分子检测技术。近年来主持的科研项目2项,发表的学术论文17篇,其中SCI/EI收录13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

陈超,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1届毕业生。2011-2013年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2013-至今,在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在《检验检疫学刊》、《口岸卫生控制》、《天津检验检疫》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获天津局“口岸检测杯”征文三等奖、国检质检总局“认证认可实施条例十周年”征文三等奖。

崔迎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2届毕业生,2012.9-2015.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2015.7-至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经理办公室。曾获2014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优秀毕业生、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获2013年上海医院行政管理论坛征文二等奖、2015年上海医院行政管理学术交流会征文三等奖。已发表 国内核心期刊论著5篇 《中国医院管理》,参与上海市卫计委科研课题1项,承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思政课题1项。

岳志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2届毕业生。毕业后怀着满腔报效祖国热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服役于中国武警辽宁总队盘锦支队。2013年8月,积极参加“八·一六”抚顺抗洪抢险并荣获三等功;同年12月份,以《送我老兵一只小狐狸》荣获支队演讲比赛年度总冠军。2014年5月,调往机关政治处工作;同年9月份顺利通过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前往乌鲁木齐指挥学院学习;在新疆反恐战线学习后返回盘锦支队。

七、专业发展趋势及建议

近十年来,食品工业产值以15%的年增长率已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国食品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目前高校中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无法满足该行业快速发展的实际要求。依据 2017年食品工业年鉴的数据,当年年销售额在 500万元以上的食品企业中从业人员主要还是专科及以下学历,食品专业就业不存在市场饱和问题,食品企业急需大量高级生产人才、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经过十五年的建设与发展,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初步形成了办学特色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今后本专业在实验室建设、招生规模等方面尚需要与时俱进、加快发展。

八、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本专业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虽然已初步建成,实验室面积及装备基本满足学生独立实验的要求,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如下:

1、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鼓励师生充分利用已有实践基地研发出更多的应用项目,进一步丰富实践基地建设内涵,以更好地发挥好实践教学实习基地的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进而促进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2、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偏少、实验室面积偏小。应进一步加强专业研发平台建设,加大实验室空间增加和先进仪器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以高标准建设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科研需求。

3、在有效地利用国外院校资源方面有待加强。今后,应着力加强与国外院校相同专业的交流与合作,以提高办学效率和层次。

友情链接

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   版权所有

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邮编:266071